熱門文章
聚焦:互聯網金融2017年終四大關鍵詞盤點
發布時間:2018-01-03 分類:新金融百科
2017年應該是互聯網金融發展最快速的一年,同時也是國家出臺監管政策最頻繁的一年,不過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治理上還是取得一定的效果。從網絡借貸、校園貸、現金貸等各個分支監管,下面迪蒙小貸系統聚焦盤點互聯網金融2017年終四大關鍵詞進行盤點,具體如下:
一、現金貸
自從現金貸一出,就背負利率畸高、暴力催收、侵犯客戶隱私等惡名,因此也不得不接受監管的重拳出擊。就在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辦公室聯合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整治辦)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隨后,整治辦網絡小貸公司出臺了《關于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監管政策的落地,現金貸平臺憑借高利率來覆蓋高風險、賺取高額利潤的時代結束。未來,現金貸平臺或退場或轉型或合作持牌。
二、P2P備案
十年風雨,十年路,P2P網貸的發展在這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過野蠻生長、風險爆發、清理整治三大階段,目前正在加速走向合規化,就在今年12月8日,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網貸備案的時間表終于明確。該通知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然而在今年12月28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發《關于督促網貸機構開展業務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轄區內網貸機構對業務進行自查,并于2018年1月初報至協會。這意味著網貸備案推進速度快的地方將在明年年初正式啟動。
三、監管
就在今年的2月底、8月底,銀監會先后出臺《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至此,網貸行業銀行存管、備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規政策落地。三大指引與2016年8月24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建起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緊隨其后,各地方金融辦、互金協會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推進網貸平臺整改落地。另外,此前一直負面纏身的校園貸、現金貸更是引發監管部門重拳整治。網貸機構被勒令退出校園貸市場,正規軍銀行進入,喧囂已久的現金貸狂歡曲終人散。
四、支付大戰
目前,國內的支付市場的大蛋糕引各路諸侯廝殺,支付寶、微信支付雙寡頭的地盤不斷遭到侵蝕。今年的“雙11”、“雙12”大戰銀聯主動出擊,云閃付聯合了銀行、電商等合作伙伴推出統一支付。與此同時,京東的京東支付、蘇寧的任性付、唯品會的唯品會支付等加入戰團。未來,支付領域的酣戰將會更加精彩。